
为帮助同学们尽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并提升就业竞争力,5月9日下午2:30,作为2025年“宏志助航计划”和“爱在云南 就在云南”就业教育系列活动,由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新闻学院承办的“学长学姐说就业”第二期分享会在新闻学院报告厅顺利举办。学校邀请了云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杨华老师以《电视+新媒体 讲好云南故事》为主题的讲座,新闻学院2025届毕业生徐佳、杨力懿、丁雪婷、肖程韵等四位同学分享在校学习和求职经验。



杨华老师围绕“电视+新媒体”分享了“新闻与我、融合媒体探索、多元化平台宣传、岗位与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给同学们分享就业经验,通过她刚投身记者岗位时应对突发事件的经历,告诉同学们每一次看似“艰难困苦”的经历,都可能会照亮自己未来的路;接着她讲述了选题来源,以及判断新闻价值指标之一是 “第一”和“首次”,提到信息透明的重要性等;分享了《根植云岭大地的农民院士》作品,接着以“亚洲象北上南归”为例,讲述新闻报道还可以寻找悲情或者温情的故事,师生一同观看《跟着大象看云南》,介绍了云南广播电视台目前的组织架构以及招聘情况。杨老师现在主要负责的栏目是《云南新闻联播》,她多次荣获各类级别的奖项,一直在新闻媒体的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的生动讲授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当天下午,新闻学院2025届的4名优秀研究生先后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验。

徐佳,中共党员,2025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担任新闻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宣传委员,新闻学院研究生主席团成员,现任云南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委员会委员。她为同学们分享自己总结的公考备考经验,先梳理了备考时间线、考试类型及具体的学习工具;并从行测、申论和面试备考等重点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建议可以两手准备,一手准备考公,一手准备求职;重视个体与岗位的匹配度,及时更新简历,巧用工具进行资料整理,提高刷题信心。

杨力懿,中共党员,2025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担任新闻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副书记,获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主持校级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一项。她建议大家在考公、考编、读博等选择上确定自己擅长的方向,侧重在某一方向上多花时间;考虑个人发展、城市选择、单位岗位等多种因素,谨慎选择岗位;推荐了B站博主“努力的小法师一号”的内容,方便同学们利用这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备考信心。

丁雪婷,中共预备党员,2025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班班长、曾任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宣传组组长、获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获云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云南省优秀毕业生。她分享了自己考云南定向选调的经验,从备考、笔试、选岗、面试四个方面介绍,笔试分数及占比,面试的比重等,分享了听课+复盘+刷题的学习方法,推荐使用粉笔980,建议分模块刷题,设置刷题数量,总结错题;提前做好规划,面试最重要的是自信大方,注意思维逻辑的转换等。

肖程韵,共青团员,2025届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2022级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班学习委员、曾任2022级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班班长。她建议大家每年1-3月确定目标,定好岗位,制定长期计划,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针对岗位情况自查自检,在3-7月时间段选择行测课程,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在7-9月,这一阶段的任务则是提升行测,同时进行申论的学习;而在9-12月份这一阶段同学们就需要保持学习的同时做好报名准备;在12月则需要调整状态,以积极状态参与考试当中;最后强调要充分了解报考岗位,制定长期计划,保持刷题节奏,增强个人信心;及时关注自我状态和心理健康,保持稳定的生活作息。

新闻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袁晨玲老师代表第二期分享会主办方和承办工作组诚挚感谢杨华老师和四位同学,同时也感谢参加活动的全体同学。希望大家学好学透专业知识,要树立到基层就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工作的理想信念;多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和实习实训;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青年。
“学长学姐说就业”第二期分享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优秀前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也让大家了解许多实用的学习技巧和备考经验,希望同学们有收获有所悟有实践,将来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