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祁志慧老师谈“AI辅助阅读多元路径探索”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5-06-12

6月11日,新闻学院“AI辅助阅读多元路径探索”讲座在报告厅举行。新闻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祁志慧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重构阅读生态,现场演示教学多模态阅读工具应用,为高效阅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讲座伊始,祁志慧老师以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拉开序幕:“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痛点是什么?”,“内容太多”、“看完不知如何总结”、“快速遗忘导致思维导图不知如何做”,同学的的回答迅速勾勒出在信息过载时代传统阅读方式的困境。当AIGC时代来临,阅读的本质已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转向“知识创造”,传统阅读方式亟待革新。带着对上述痛点的回答,祁志慧老师通过“文本生成文本与文本生成图像”的双规逻辑展开技术演练。

祁志慧老师主要展示了两种处理长文本方式。第一,使用通义大模型做长文本阅读,只需将书籍内容导入,通义便会按照页码进行归纳总结性阅读,方便读者快速把握全书脉络,同时也能根据页码精准定位原文进行精读。

第二,借助书本提示词助手,将阅读流程和方法导入数据大模型,一本书能使用二十种以上的阅读方式进行多视角深度阅读。老师重点讲解了三种颇具创意的阅读方法:“独木舟精读法”能逐字逐句挖掘文本肌理,特别适合文学经典的情感共振。“核潜艇精读法” 分为战略扫描和深度下潜两个阶段,能精准锁定学术文本中的高频术语,直击核心。“三遍批注法” 则通过 “金句标注-页边质疑-隐喻总结” 的思路,帮助学生深度解构文本,便于发现核心并提出针对性质疑。祁志慧老师以《挖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为样本,现场演示了如何向AI输入“好的问题”,实现“阅读-思考-创造”的闭环。

祁志慧老师现场展示了Napkin、mermaid AI和树图等工具的妙用。一段关于阅读历史变革的文本经AI处理,瞬间生成了包含“口头传播-印刷术-数字时代-AI时代”演进脉络的思维导图,色彩和结构还能按需调整。树图工具更是无需大量投喂书籍内容,就能自动化生成思维导图,并支持“无限流”美化。老师分享了用AI为《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做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再回顾,书中要点依然一目了然。

讲座接近尾声时,祁志慧老师强调,当下我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关键是如何站在技术之上,将知识真正运用到个人生活和实践中。这需要我们从内到外打破对AI的界固有认知,同学们要记住:“提问的方式决定了答案输出的质量”。这场讲座不仅展示了AI辅助阅读的多元路径,更引发了同学们对技术与知识关系的深层思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