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实训纪(五)| 凯拉尼亚大学调研:深化中斯高校合作 共促媒体教育创新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25-09-08


8月15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斯里兰卡实训研学团到访凯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Kelaniya),与副校长尼兰蒂·德·席尔瓦教授(Prof. Nilanthi de Silva)、大众传播系主任马诺伊·吉纳达萨教授(Prof. Manoj Jinadasa)等座谈,并参观了社会科学学院大众传播系、实验室演播厅、学校图书馆和校博物馆。双方围绕国际传播实践、媒体教育创新、学术资源共享等议题开展互动交流。




简介

凯拉尼亚大学是斯里兰卡优秀公立大学之一,直属于斯里兰卡教育部。该校社会科学学院(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下设的大众传播系(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提供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斯里兰卡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PART.1

拜访副校长:洽谈合作意向

undefined




实训研学团与凯拉尼亚大学副校长座谈

在吉纳达萨教授的引荐下,实训研学团一行拜访了凯拉尼亚大学副校长尼兰蒂·德·席尔瓦教授。吉纳达萨教授介绍了实训研学团此次访问的目的,并提出了未来将与云南大学新闻学院进行更深入合作的设想。席尔瓦副校长对此表示肯定,并指出凯拉尼亚大学作为斯里兰卡国家公立大学,始终重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此前已与多所中国大学开展交流,积累了很多经验,未来她将大力支持两校进一步发展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

副校长尼兰蒂·德·席尔瓦教授(Prof. Nilanthi de Silva)(左)

实训研学团与副校长等人合影留念




PART.2

对话传播学者,聚焦媒体新技术


undefined




实训研学团与大众传播系系主任吉纳达萨教授交谈

据吉纳达萨教授介绍,凯拉尼亚大学大众传播系成立于1973年,目前已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培养了大批服务于斯里兰卡全国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的专业人才,在当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吉纳达萨教授坦言,他们希望同中国的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兰卡学生学习中国的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双方也可以在文化传播方面推进合作交流。

系主任马诺伊·吉纳达萨教授(Prof. Manoj Jinadasa)

在中国获得国际传播博士学位的帕斯夸尔博士(Dr. Mangala Pasqual)是凯拉尼亚大学大众传播系传播与媒体教研室主任,他就媒体转型等问题与实训研学团展开了交流。他表示,面对传统电视、报纸影响力逐步弱化的现实,斯里兰卡需借鉴中国在媒体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

曼加拉·帕斯夸尔博士(Dr. Mangala Pasqual)




PART.3

参访多媒体实验室:中斯学生共论学习实践


undefined





多媒体实验室Unik TV

凯拉尼亚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一个成熟的视听工作室,设置有Unik TV、Unik Radio平台,这个多媒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采编播全套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其制作的内容向公众播出。


实训研学团在多媒体实验室与正在上课的学生交流了课程设置、学业任务、毕业去向等问题,凯拉尼亚大学的学生也热情地向实训研学团展示了实验室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的账号运营情况。

实训研学团同学与实验室同学交流

此外,吉纳达萨教授以及影视媒体高级讲师阿鲁纳·洛库利亚纳博士(Dr. Aruna Lokuliyana)还向实训研学团教师们赠出了《斯里兰卡传播学刊》(Sri Lank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和僧伽罗语传播研究著作。前者由凯拉尼亚大学大众传播系主办,收录了斯里兰卡多所大学新闻传播研究者的论文,内容覆盖真人秀、社交媒体传播等多个领域。

阿鲁纳·洛库利亚纳博士(Dr. Aruna Lokuliyana)(右)

undefined

所赠期刊与著作



多媒体实验室教师学生与实训研学团成员大合照

PART.4

参观校博物馆:深入了解学校历史











实训研学团图书馆、博物馆

在吉纳达萨教授、帕斯夸尔博士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训研学团参观了该校图书馆、校博物馆。展陈中,“报刊创刊号合集”尤为醒目,泛黄纸页记录着斯里兰卡早期媒体风貌;下方的“图书馆首本藏书”,则标注着该校知识传承的起点。通过参观,成员们表示,能直观理解斯里兰卡新闻与教育领域的发展轨迹,感受该校的文化积淀。

实训研学团参观图书馆、博物馆

访问期间,两位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僧伽罗语专业、目前在凯拉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普沙依、李万欣一路陪同,她们热情地向来自母校的师生分享了自己在凯拉尼亚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undefined


实训研学团等人在学校行政楼前合影留念

普沙依(右1)、李万欣(右2)





附件